首页 > 时政要闻 > 正文

“奶粉限购” 让香港大陆两败俱伤

2013-12-15 16:17:37     来源:东盟新闻周刊
导读:本刊记者:刘珍 欧美、澳洲甚至澳门都有奶粉限购举措,香港是其中最严厉的一处。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内地民众对国产
      部分婴儿奶粉是生活必需品且生产周期长,应对短期内销量猛增只能限购。
      一方面,婴儿奶粉并非纯粹意义的普通商品,作为母乳的替代品,
\
在母乳不可保障的情况下,婴儿奶粉就成了婴儿的基本生存必需品。特别对初生到6个月大的婴儿来说,这个阶段的婴儿只能喝奶粉,不像稍大的孩子还能吃辅食,无奶粉对于婴儿而言意味着断粮。
       另一方面,从源头上来说,由于对国内奶制品安全的担心,中国民众认定的优秀奶源国如新西兰、澳洲、荷兰等地,资源有限,在现有奶牛数量下,即使奶粉厂商继续加大马力生产,也无法满足需求的全部增量。而奶粉业还有特殊性,要增加产量,同时保证质量,只能容生产厂商一段时间,使其增加奶牛数量,提高生产线产量。
        需要补充的是,中国每年出生约1700万左右新生儿,面对如此巨大的需求所催生的中国奶粉“扫货”大军,在短期内优质奶源地奶粉产量也不可能以迅速提升的情况下。不少国家或地区出于保护本地居民婴儿用奶安
全的考虑,采取短期限购措施也是合理的(由于关税,优质奶源地的本国品牌更有价格优势,所以限购多限于本地品牌奶粉)。
       欧美婴儿奶粉包含政府补贴,抢购等于抢福利,当然会限购。
       在欧美,部分婴幼儿奶粉作为特殊群体的生活必需品,一直是政府补贴的对象,这就使得欧美许多国家的奶粉价格比国内低很多。比如,荷兰是为了鼓励生育,会给予婴幼儿产品很多优惠待遇,同样一罐荷兰美素奶粉,国内市场与荷兰市场价格可相差百余元。在英国,奶粉属于福利性食品,政府补贴力度更大,以惠氏在英国销售的Sma1阶段900克奶粉为例,价格约合人民币101元,而国内同品牌下的售价则为248元。在美国,婴儿奶粉虽然售价昂贵,但美国政府也会对孕妇和婴儿提供每月数十到数百美元的补助。
       所以,与奢侈品等其它消费不同,愈演愈烈的海外奶粉抢购潮其实变相抢食了这些国家给予本国婴幼儿群体的优惠补贴,势必引发当地纳税者的不满,从而使得相关政府机构对奶粉下达限购令。
        

相关热词搜索:奶粉

上一篇:“七五事件”四周年 新疆采取刚柔并济手段维稳
下一篇:聚焦“中国梦” 对“中国梦”要有更深的认识

东盟新闻周刊 版权所有
© 2005-2024 www.dmxwz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桂ICP备130062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