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覃福展
十八大前夕,一则标题为《“商丘书法家张卓冉写下百米“福”字长卷献北京长会》的报道爆红网络。报道称,为迎接十八大的到来,中国书法协会家会员、河南商丘书法家张卓冉挥笔写下特大百米“福”字长卷,卷长一百米零八十厘米,宽九十八厘米,祝福“幸福中国”,祝全国人民幸福吉祥,祝国家繁荣富强,让红“福”满天飞舞,紫气相伴,龙凤呈祥!祝全国人民有福气,有运气,祝天下人和谐安康!
张卓冉,生于1955年5月12日,著名福文化传承人,河南商丘企业家,书法家,中国书画研究会会员, 诗人,河南省作协会员。现任河南金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卓冉先后担任过豫剧团舞美设计、供销部经理、经营过木材,还担任过化工厂厂长、装饰工程董事长,后又组建河南省金冠文化传播公司并担任任董事长。
张卓冉先后发表诗集《情溢梨园》和《风姿惹人醉》、《大鹏鸟》、《雨后的花朵》等3500余首诗歌、500首藏头诗。诗歌《大鹏鸟》获商丘市首届“人口杯”文学作品大赛二等奖。
作为河南省金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商丘市金泰装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卓冉先生不仅是较有名气的企业家,还是位慈善家,向来乐善好施、力求尽心尽力,回报社会。张卓冉说,我不缺钱,但我“福”赠有缘之人。
张卓冉是一个远近闻名的书法家,其书法作品“福”字被国内外多家媒体宣传报道,被河南电视台《梨园春》、《华豫之门》、《你最有才》等知名栏目收藏,并且深受书法界名家的好评。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8周年将军部长书画笔会上,张卓冉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他的书法作品被参会领导收藏,并与毛泽东家属及身边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他专攻“福”字,写出以“福”字为中心的“百福图”,一时“天赐百福”、“平安是福”、“知足是福”、“健康是福”、“家和是福”等作品纷纷创新出笼,齐头并进,更有“五福临门”新作“飞”进千家万户,这些作品写出了美的境界,写出了新的风格,“福”字打头,自成一体,在社会上得到普遍欢迎。
数十年来,为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张卓冉走遍大江南北,拜访名师。为一个“福”字,他上下求索,历尽磨难,痴心不改。为写福字,他写秃了近百枝毛笔,耗尽了几百桶香墨,仅写废的宣纸就堆满了三大间屋子。苦心人,天不负。他终于自成一家,写出了自己的境界,自己的风格。
“我不是什么作家、书法家,也不是什么名人,我写这么多作品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心声。”张卓冉总是特别真诚地对别人说,他为了检验自己所写的作品是否有群众基础,能否被广大读者所接受,他经常带着自己的作品四处求教,虚心地接受别人批评与指正。沧桑岁月数十年,执著书法不间断。
随着写作水平日臻成熟,他的作品逐渐被大家所接受。尤其受到姚壮河、朱纯一、孙立等多位书法名家的好评。求字之人与日俱增,更被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在豫东大地掀起了收藏“福”字的热潮。尽管张卓冉在创作道路上历尽艰辛,洒满汗水,但他对求“福”字之人总是有求必应、毫不吝啬,从来不谈钱。
张卓冉先生认为祝福人们“福齐南山”一样永久高远,“福如东海”一样源远流长, “人人幸福”、“家庭幸福”、“社会幸福”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为此,张卓冉先生以“福”为 “突破口”,围绕“福”字这个中心词语,把“享福、福地、福分、福利、福气、福音、福星、耳福、洪福、口福、纳福、福祉、造福、托福、祝福、眼福、有福、福、幸福、后福、全家福、寿山福海、福至心灵、福天洞地、福寿双全……”等等,进行不厌其烦的刻苦练习,使其写出的“福”字别俱一格,熠熠生辉,光彩照人!
在河南商丘,张卓冉先生所书写的“福”字,很多人每逢结婚、生子、生日、节日、开业、迁、乔迁之时,都希望请一个张卓冉先生的“福”字。“福”字祝愿千家万户 “福满人间”,以至于“福”把新人送入洞房,“福”把金榜题名的学子送进学堂,“福”把酒饮逢知己的朋友的距离拉得更近,“福”祝愿商人们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福”祝愿社会和谐、人民快乐安康,走向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张卓冉,他自幼酷爱文学,喜欢写字作诗抒发情感,讴歌每一个幸福的日子。“不管我的年龄有多大,我的心是永远年轻的、幸福的……”,张卓冉常这样说。
2012年十八大前夕,张卓冉应邀做客央视华人会客厅,向世界阐述他创作“福”字的理念。
“福”字是“示”字旁,是祈福的意思,它是由“衣”字、“一”字、“口”字、“田”字组成,“衣”字旁又有福禄之意,因此,福字的意思就是“一口田,衣禄全”。因为,在我们的祖先看来,有衣服穿,有一口田,能吃饱饭那就是福气了。所以,也就有了今天“福”字的写法。“
所谓“福”,在过去是指“福气”、“福运”,而现在人对福的理解是“幸福”。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中国的老百姓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企盼福气的到来。一个“福”字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福”乃“福、禄、寿、喜、财、吉”六大吉祥之首,“求福、纳福、惜福、祝福”又是各种文化现象的概括和代表。“福”又分为“五福”,《尚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把福的形式和内容具体化了,福在中国文化中的含义不是物质满足,主要是精神层面上的满足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福”将成为人类历史上一个永恒的主题!
早在2006年,胡锦涛主席在耶鲁大学演说时曾明确提出要“关注人的价值、 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与幸福指数”;温家宝总理在与网友交流时,也指出幸福就是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经济成长是基础,获得幸福感是目标。当“幸福感”成为中国社会的衡量指标,会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当“幸福感”成 为中国人生活的终极关怀,就会创造真正的和谐社会。
张卓冉说,“我祝福十八大,希望福气伴着每一个人!十八大召开是中国又再谱新篇的一年,我写一个“福”献给大家,传达家都有福、福满人间的这个寓意,希望人人生活中都能找到一种非常幸福快乐的感觉!”
张卓冉先生创作的一首《贺豫商大会》的诗,充分体现了张卓冉先生的“福文化”理念: “福伴人生花更艳,人伴福来似神仙。万事皆与福有缘,天降福星满人间。商海有成福相伴,健康是福金成山。和谐家庭福更贵,有福才有子孙贤。八方豫商聚中原,天涯海角福满天。拜祖商贾带福走,祝君一路多平安。 ”
《中国美术家》杂志主编、中国书画学会副主席孙立说,“写福字的人很多,但有比较才有鉴别。张先生的福字能自成一家,得到多位专家的认可,我认为是无人可以替代的。”
张卓冉先生说,“福是一种精神,福是一种希望,福是一个梦想,福是一个吉祥!”
链接:“天下第一福”
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孝庄太皇太后60岁大寿将至,不料突染沉疴。百般无奈之时,康熙决定尝试“请福”,一气呵成了这幅“福”字。孝庄太皇太后自此百病全消,以75岁高龄得以善终。事后康熙几番重提御笔,却再也写不出其间的神韵,所以民间盛传此福为“天赐鸿福”。被人称为“天下第一福”的福字在写法上暗含“子、田、才、寿、福”五种字形,寓意“多子、多田、多才、多寿、多福”,从书法角度看,将数个字合为一体却流畅自然,已属罕见,更为珍稀的是,这也是世上惟一的“五福合一”、“福寿合一”之“福”,它又被称为“长寿福”和“天下第一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