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广角 > 正文

“富贵绵延”和“屌丝逆袭”均应是社会常态

2013-11-29 15:27:57     来源:东盟新闻周刊
导读: 本刊记者:陈 瑶 湖南省委党校人口研究所学者豆小红按地域、年龄、受教
\逾7成人认同“出身决定命运”,逾7成人相信“屌丝逆袭”,这样两组“表情”截然不同的数据出现在同一个调查报告中,看似荒诞,其实并不矛盾。这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同一个问题——“认同”表示现状是令人悲观的,甚至是有些绝望的,而“相信”则表明并没有因为现状的不尽人意而放弃希望。这也正是令人倍感纠结的地方——如果说“屌丝逆袭”是底层理想,那么理想与现实之间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出身决定命运”其实有一定合理性。父辈较好的职业地位可以为子女提供一个较高的人生起点,比如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经济条件等,此类家庭的子女在同等的个人努力的条件下,的确要比寒门子弟更容易取得成功,这不仅合情合理,也不违法。“泽被子孙”、“富贵绵延”也一直是中国家庭的传统价值理念和追求目标。
       但对整个社会而言,阶层的有序流动又是非常必要的,要让底层民众看得到向上层流动的希望,因此“屌丝逆袭”也是不可或缺的。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富贵阶层的子女可以在父辈的福荫下通过个人努力更上层楼,以实现“富贵绵延”,而寒门子弟也可以依靠个人奋斗改变命运,完成“逆袭”。也就是说,这两方面应该齐头并进的,如此整个社会才有望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而现在的问题是,“屌丝逆袭”明显成为社会的短板——不是说完全没有可能,比如之前的中山大学一名保安与瑞典女留学生喜结良缘,就被坊间称之为“屌丝的绝地大反击”,但这样的“爱情童话”偶然性因素太多,不具有大面积复制的价值和激励一个群体的效应。人们所见更多的是,“我奋斗了18年,还是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与此同时,“富贵绵延”在某些时候也很难经得起法律和公众的拷问,比如形形色色的“萝卜招聘”、连年下降的名校农村学生录取率等。
        逾7成人相信“屌丝逆袭”,说明底层民众没有放弃靠个人奋斗改变命运的希望,这也是整个社会的希望所在。但“屌丝逆袭”仅靠个人奋斗是不够的,它必须建立在制度公平的基础之上。这要求我们的社会要建立并完善起一套公平竞争的规则体系,无论家族显贵,还是出身草根,都有一扇通往成功的制度性大门。如此,“富贵绵延”就不会招致嫉恨,而“屌丝逆袭”也将不再是童话或传说。

相关热词搜索:富贵 绵延 均应

上一篇:南浔不难寻的灵魂
下一篇:全球八个贵族"白富美"pk

热文排行
新闻图片
频道本月排行
东盟新闻周刊 版权所有
© 2005-2025 www.dmxwz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桂ICP备13006217号